邵陽新聞網6月16日訊(通訊員 賀翔)患者陳某,男性,72歲,因“高血壓腎病、慢性腎臟病5期”入住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(yī)院腎內科?;颊呒韧L期口服樂卡地平聯(lián)合烏拉地爾降壓治療,但血壓控制欠佳,收縮壓持續(xù)波動于180-200 mmHg,舒張壓波動于100-110 mmHg。
患者入院后體格檢查發(fā)現(xiàn)一項關鍵體征:上肢血壓顯著高于下肢血壓。同時,患者主訴左小腿皮膚麻木、皮溫降低,并出現(xiàn)典型的間歇性跛行癥狀——左下肢行走距離超過200米即感疼痛,需休息3-5分鐘方可緩解。
針對上述異常體征及癥狀,腎內科邀請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(yī)院介入血管外科朱席政主任會診。朱主任詳細評估后,建議進一步完善腹主動脈CTA及雙下肢動脈CTA檢查。
影像學結果明確診斷:
1. 左側股淺動脈中段閉塞性病變
2. 雙側腎動脈重度狹窄
結合患者高齡、基礎疾病復雜(高血壓腎病、CKD5期)及血管病變特點(嚴重鈣化累及左側股淺動脈至腘動脈遠端),經介入血管外科團隊圍手術期充分評估,決定采用微創(chuàng)腔內介入治療方案:行雙側腎動脈支架成形術,以改善腎臟血流灌注,助力血壓控制。行左側股淺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,旨在開通閉塞血管,恢復下肢血流。
術后第二天,患者即感受到顯著改善:
下肢癥狀緩解:左下肢疼痛癥狀明顯減輕,皮溫恢復,自覺腿部有力,可下床活動。
血壓顯著改善:在停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血壓已能維持在收縮壓130-140 mmHg / 舒張壓85-95 mmHg的理想水平。真正體現(xiàn)了“通則不痛”的治療效果。
本例手術的核心難點在于患者病變血管存在嚴重鈣化,范圍從左側股淺動脈中段延伸至腘動脈遠端,這極大增加了腔內開通的難度和風險。朱席政主任團隊憑借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成功完成了手術。
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,以及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和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,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(ASO)和 腎動脈狹窄(RAS)發(fā)病率日益增高。此類疾病若延誤診治,致殘率高。